《(娱乐圈)似是故人来》转载请注明来源:书快小说shukuaixs.com
谢修齐说要休息两天,便真的撒开手不去管他那摊子生意,连手机都未带过来,箱子里除了两套换洗的内衣物外,只有几册书和零碎的小物件。
德音日日拍戏或试戏,他也兴致勃勃地在旁看。
若不是夜间还会不自觉地被梦魇住,德音都要觉得他在刚来那日所讲之事,是他臆造的了。
小说者把品处理得清丽而干净,用一个日后被糟蹋掉的词是文艺,流行词汇则是小清新。
女主名唤贞观,男主则叫大信。
《易》云:天下之道,贞观也。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以正示人也。
当然,大多数人看到这二字,想到应该是唐朝那位伟大皇帝,天可汗李世民的年号。
结合二字起源,以及堂皇正道的王朝气象,女子以此为名,清正坦直,多了几分磊落光明的意味。
男主的名字虽咋看不出奇,多在嘴边念两遍,也与女主名字相合,真是般配,秩秩君子,名字起得过于文雅,反而容易生出迂腐起来,何以能配上贞观二字。
可小说的到底还是把许多笔墨落在爱情线上,候导不取,影片拍摄也弱化此处,德音反复读几遍原著,也察觉小说的爱情描写反而成了掣肘,虽然推动了情节发展,可读来,配不上它的其余部分。
爱情线文艺味非常浓,男主和女主的爱情萌发,和其后很大一部分往来,基本是靠手写的信件。
当然也有其时代背景在,成书于八十年代初,除了写信,好像也没什么即时通讯手段,信件的内容要用电话来说,那就太奇怪了。
德音的钢笔字写的还不错,倒是谢修齐揽了男主的活计,他的字,是自小写大字临摹名家书法,一笔笔练出来的,拿钢笔写来,也有遒劲意味。
候导和美术指导很赞赏他这一笔字,还专门找了好的笔墨,让他写了几幅做收藏之用。
九月蝉鸣愈发地燥,生命终结前盛大狂欢,山间溪流,水落而石出,树木绿至深处,浓翠森森。
剧组全套人马设备搬到了山间寺院,这部拍摄日程长久缓慢的电影终于到了快要杀青的时候。
女主贞观和男主大信因事分手,大信负气之下前往英国读书,贞观苦苦挽回不得,又恰逢外祖母过世,两种悲痛交集之下,自台北返回心心恋恋地家乡,台南嘉义县的布袋镇。
外婆离世,大舅母在俗世已无责任在肩上,便践行此前的意愿,去了山中碧云寺出家。
贞观送大舅母上山,上到山顶,蓦然回首见山下众众,方觉“人间的苦难,尽在眼下、脚底——山上是清泉净土,山下是苦苦众生!”
于是贞观起了住下的心思。
而整个故事的收束全在贞观两次山寺之行中。
小说的整个背景全然是真实的,在布袋镇临近的山中,也真有一座碧云寺在。
因碧云寺是尼姑庵,且剧组怕叨扰佛门清净太多,只是于此拍戏,众多人员,都被安排在了山中人家,虽每天集合麻烦,可也心甘情愿。
只有德音在寺中住下,被安置在寺中西侧禅房,真真和小说写得一模一样。
禅房里是极大的统铺床,除了必要的桌凳柜台外,空无一物,明显的出世之地。可因寺庙乃依山而建,推窗一看,视野可望到极远的地方,流云青天,远山薄日,尽入眼底,空气又十分清新,是清修的好地方。
寺中生活设施不变,除了必要的电灯外,连洗澡都引的是山泉水。
山中常年有清溪潺湲,水流不懈,尼姑们取长熟的竹子,将竹子里面的骨节打通,再锯好相等长度,做成许多圆竹筒,然后以铅线捆绑好,一管接一管的,自源头处将水引回寺里后院的几只大水缸。(1)
德音初到,那水瓢舀了半瓢水来饮,清凉之意直通肺腑,甘甜可口。
晚间洗澡,只有小小一间石室、一桶水、一方巾、一皂角。水在白日里尚炽烈的太阳下晒过,虽免不了还有些凉,可还能忍受,德音几天适应下来,接受度非常良好。
谢修齐日日在山中寻访,要不然就是在山居人家屋中读书,到傍晚时分乃至月到中天,才到寺门前与德音说话。
德音每日都到经堂听经,她不信神佛,但心存敬畏之心。几日听下来,虽然有些内容不免让人无感,可佛家传承千年,自有其玄妙精深、壮阔清直的地方在。
讲晚课的师傅几句无心之言,也许她不曾在意,于德音却有神志清爽,灵台明净的功用。
之前未上山时,德音就在想,是否要和谢修齐谈谈他的事。
可有辗转反复,若是按着德音一贯的为人处世,于人家的私事,她贯穿不闻不言不想的三不方针,能不听则不听,若无可避免地听了,那也放在心里,打包储存,不与旁人言说,自己也尽量不想。
趋利避害,明哲保身,德音活了这些年,她很明白有多少是非是从人口中产生出来的。
可原则向来都是要被打破的,对于谢修齐,德音觉得她即使多此一举也要谈几句。
虽然听过那段往事,德音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解此局。
顾湘遭遇那种事,和谢修齐自然是有关联的,他心存愧疚,多有纵容,不能说错。
谢修齐错的地方,不是他对顾湘的纵容,而是失了度。
既然那么愧疚,又何必在心有疑虑的情况下,还要招惹别的人。
顾湘再有天大的委屈,面对再大的恐怖与阴影,也不该用自己所厌恶震怖的恶去施加在另一个人身上。
且事后,他所做的事,更是错上加错,直至无可挽回,不,从瑶瑶中毒开始,整件事便已经没有可挽回的余地了。
恶行一旦做下,便不可能有真正的救赎。
文明世界,用国家的公器惩罚犯有罪行的人,但往往不能让被害者一方满意。
人类是极具情感的动物,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是所能被认可的最公平的复仇方式。
因为无论如何,受害者都受到了不可能恢复未曾被伤害之前的样子,所以,那只好让加害者遭受同样的痛苦,才算真正的公平。
甚至,如果被害者一方足够强大,会选择比所遭受损害更加残忍暴戾的方式回击,一人为害,举家乃至举族要为这罪行付出代价。
可顾家和谢修齐的选择,却连让顾湘被法律审判也丧失可能,瑶瑶没有得到半分补偿。
杀人者以命赔,夺财者用财还,这才是道理,拿钱抵命,不是道理所在。
德音从不曾改变自己对瑶瑶这件事的看法,顾湘所受伤害不可能抵消她对瑶瑶的伤害。就事论事,方能分明。不因施害者可怜而宽容她所做下的罪孽,也不因施害者可恶,而加重他对于别的事应承担的责任。
德音想要的,不过是想要谢修齐不要再犯新过,旧错已犯,她不可能阻止,也不可能充当公正的审判者,她只希望,这个几年来对她几乎不曾有过伤害,反而于她多有保护的人,能回头是岸。
他年纪这样轻,人生还有漫漫长路要走,德音给不了他要的爱,但起码能还些东西给他。
又是一个明月夜,碧云寺门外的几十层台阶被月光照的分明,青石板上浮了层晶莹的光,不远处竹林被晚风轻轻吹拂,枝叶抖动,仿佛温柔地海浪翻涌之声,竹影婆娑,枝干苍翠欲滴。
德音从寺中出来时,谢修齐已在台阶下等着了,身姿笔挺,萧萧肃肃,列松如翠。
德音每次看到谢修齐,都觉得他生得真好,不仅男人贪恋美色,女人也一样啊。
闲谈两句,德音找个话题起头“你觉得贞观是个什么样的人?”
“运气好的人,女家写,感性至上的多,难免自我投影,自恋的情绪用到主角身上,便下不了狠手,你演的贞观悟得实在太过容易。”
,谢修齐闲着无聊,把德音手边的小说和剧本都翻了一遍,看过之后,剧本还好,小说则被他认为不值一读。
德音同意谢修齐的说法,她想了想,背起了书中直写女主的句子“
与大信相反的是,贞观自小定笃、谨慎,她深识得大信本性的光明,她认为她看的没错,而一切的行事常是这样的无有言悔;最主要的是贞观认定:这天地之间,真正能留存下来的,也只有精读一物;她当然是个尊崇自己性灵的人。”
背完,朝谢修齐洒然一笑,眸子里有狡黠,“原著的女主生于殷实之家,长辈爱护,无有波折,即使父亲意外去世,家中亲人也有足够的爱让她缓缓复原,长大以后,所遇到的最大磋磨,不过是爱情上的,却因此到了极高的境界,实在有些不大对。我演的贞观,是我自己,不是那个小说里的贞观。这个贞观,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爱,长大后又要负担很重的东西,她负着重在走,总是思虑过深,与人世看着熟络热闹,其实冷冷清清,没什么瓜葛。”
“人要想明白,哪里不要波折重重。”
“可我即使负重,也不想要将这重担施加给别人,心的负累,转移不掉。”
,德音话里有话。
谢修齐明白德音在说什么,“德音你有宿慧,又极自律,再大的痛和苦,也要笑着往下咽,我和顾湘,在造了孽,有了罪过,才有些明白。我知道你要劝我,劝我什么呢?”
他问德音,眼睛湛然有神,像不知事的幼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如是观。今天师傅给寺里的小孩子讲《金刚经》,我只明白这句话它的表意,你听过就算。你在很多事上,胜算都大,即使不做,也不会影响太多,何必要走到极端的境地,梦幻泡影,露珠雷电,停下吧,我知道我拦不住你,可将来,你难免要后悔。”
“《金刚经》中言,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德音你用佛来劝我,我不是不知,只是不明,不悟,或许是甘愿不明,不悟。你到了明悟的时候,而我未到。”
碧云寺日日整点敲钟,谢修齐话音刚落,寺内大钟被人撞响,浑厚古朴,响彻山间,余音缥缈悠长,直传九天。
山林里已归巢的倦鸟被钟声的余音惊醒,扑动翅膀自林间飞起。
浩浩钟声在德音耳边与心头同时响起,德音悚然而惊,复又苦笑。
是她想错了,她自己尚未明白,又怎么能让谢修齐明白,两世为人,她到底有傲慢在,自以为比别人多了些什么,其实不过是自己的妄念。
大寺钟声警幻梦仙山月色浸禅心。
警醒的幻梦是她的,那粗浅的禅心也是她的,和谢修齐无关。
“是我想错了。”
德音垂眸,不免黯然。
“德音,我很开心”,谢修齐真诚道。
可是,来不及了。
小说推荐:《开局成为柔弱虫母》《要高考了,机甲到底怎么开啊》《我在现代留过学》【热趣阁】《高武纪元》《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燃文小说网】《1978合成系文豪》
余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快小说shukuai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