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悸鹿将两只鹦鹉分开装,忿忿地晃动着装着小绿的鸟笼,将里面那只没有眼的扁毛畜生摇得七荤八素。
待众人都离去后,花木后拐出一个面苍白的高瘦少年来。这不是永兴帝却又是谁?
他把玩着腰间的锦囊,眼中神难辩。看着方才那个假山,倒是想起一段往事来。
那时候他还未被封为太孙,和**娘住在东宫一个冷僻的院子里。那里房舍破败、草木荒芜,是一个被众人遗弃的不详之地。即使是夏天的时候,林木也长得稀稀疏疏的。他时常趴在窗边,看乌鸦飞过院中的枯枝。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便是在那里长大的。
后来,靖北侯府的二公子御前射虎极得圣心。太子妃这才想起东宫之中还有一个同杨悸鹿年纪相仿的皇孙,这才接了他出来去杨府参加杨二公子的生日宴。
那是他第一次出东宫,身材瘦弱、举止粗鄙。
谁料世事无常,太子妃所出的皇孙竟然伤寒而死。东宫之中唯有他一人是没有母妃的,他便这样成了记名嫡子。
因为自幼缺衣少食的缘故,他生得瘦弱。一众兄弟都是三四岁就启蒙了的,唯他一人目不识丁。幸而建元帝本就不喜献章太子,也就不在意东宫之事,他竟是这般阴差阳错地当了太孙。
后来,翰林学士赵子孟为他启蒙,熙宁公主之子成了他的伴读。
后来,他在大长公主的扶持下登上了帝位。
永兴帝负手立在花木之中,即使是冬日里,这里依旧是花团锦簇的。他想起记忆中的那个小院,想起多少年前一盏孤灯照着暗室,粗鄙无知的孩童惶恐地学习着接触到的一切。
千秋帝王梦。
少年俊秀的脸上隐有癫狂之。如今,他是大祈的君王。
这时,不远处似乎有女子的说话声走近。原来是杨羚听小丫鬟禀告说昭昭要过去寻自己却又迟迟不见人影,她这便自己找过来了。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第六十三章
昭昭年前的时候不知缘何忽然得了大长公主的看重,逐步开始帮着处理起政事来了。其实准确来说也算不上是处理政事,不过是帮着整理整理奏章罢了。但纵是如此,昭昭也开始对朝堂局势有了些许的了解,不似前世那般无知了。
初初接触那些繁杂的人事关系,昭昭整个年节都过得忙碌。
正月里的时候宫中有消息传出来,说是年前靖北侯夫人杨赵氏七十寿宴那日,天子白龙鱼服出了宫,在侯府花园里偶遇了杨家大小姐,一见倾心。
昭昭偶然听见大长公主对岑嬷嬷说:“既然刈儿喜欢,那就定杨家的丫头。”
她的心有些沉甸甸的,总觉得似羚姐姐这般英姿飒爽的女子,合该配一个襟怀磊落的英雄才是。可是永兴帝阴翳沉郁、心思难测……
但他是天子,他看上了她,也看上了杨家。
而后,宫中有太皇太后司马氏懿旨传来,礼聘靖北侯杨家嫡长女为中宫皇后,九月完婚。
赐婚的旨意下达后,昭昭也见到过羚姐姐一回,看她面倒是并无勉强。既然如此,昭昭也就放宽了心了。他们上一世便是夫妻,少年结发感情深厚,只是后来不知什么缘故才形同陌路。若是这辈子没有什么蔡贵妃,或许羚姐姐可以过得更舒心快活。
思及蔡芷璇,她近来可是神郁郁,想来是因无缘后位的缘故。
不过昭昭可没有什么空闲去关心蔡芷璇的所思所想。如今春闱将近,士人学子们大多是背井离乡来到汴京。怀揣着科举及第、步入宦海、一展抱负的雄心,举子们除了埋头苦读外,还须向名臣公卿投贽拜谒,以博得名声。
所谓行卷、投献、贽文、投卷等,其实讲的都是一件事情。今科的举子们为了提高自己在士林中的声望,会在科举考试之前将自己最得意的诗文投到高官名流的府上,以期得到赏识和赞誉。若是能够在京中扬名,那么对日后顺利登科及第也是大有助益的。
如今天子年幼,大长公主监国,公主府门前自是车马不息,一天之内前来行卷的士人不知凡几。
这日休沐日昭昭正在家中偷闲读书,忽而听闻衍哥儿欢欢喜喜地跑来告诉她:“阿姐,你猜猜是谁来了?”
昭昭见他兴奋得小脸红扑扑的,便好奇地开口问道:“谁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