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快小说shukuai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为了以防万一,章凯写了一封密折,上面还说了自己的身体极差,大夫说他要静养,再继续操劳下去,命不久矣。可他没有请辞,反而激动地表达自己为皇帝,为大庆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并让皇上,早日择一个优秀的官员做好准备,随时来接替他的位置。最后说自己的唯一的女儿,寄养在老岳母荣国府贾老太君那里,望皇帝能照顾两分。
薛家一行人到京城走的是水路,林苒规划的路线,先乘船到扬州,在扬州玩儿一阵子,然后再沿着大运河上京。
“敢问这可是金陵薛家的船?”
“是,我们是金陵薛家的。”
船靠岸,林苒携着薛宝钗从船舱里出来,周管家来报:“太太,巡盐御史林如海林大人家里有人来接,说是咱们长途跋涉去京城辛苦,住客栈恐多有不便,林家有一处别院,可做休整之所,请太太带大爷小姐来住。”
这事章凯早就跟林苒说过,如今管家来说,她便顺势答应。
林家的嬷嬷过来引路,林苒问:“听闻林大人的女儿也住在荣府?”
林家的嬷嬷答:“荣府是我们小姐外家,我家主母去后,老爷公务繁忙,顾不到小姐,荣府老太君来接,我们老爷就让小姐去了外祖母膝下,替父母尽孝。”
林苒点头,不等接话,便上了林家来接的马车。
马车上只有林苒和薛宝钗两个,薛蟠骑马走在最前面。宝钗悄悄问林苒,“妈,咱们家和林家并无往来,林大人为何要请我们住到他家别院?”
林苒靠近她,小声回道:“可怜天下父母心,想来还是为了林家的姑娘吧。咱们此去京城,必是也要去荣府的,林大人恐怕有求于我们。”
宝钗不解问:“林大人可是不放心林姑娘?那他可以派人去京城看或者把林姑娘接回来啊。”
林苒笑着摇摇头说:“你不懂,世人有五不娶之说,第一条就是丧母长女不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母亲教导,不知如何为人妻,为人母。林姑娘就占了这一条,林大人把她送到荣府老太君膝下,老太君是超品的国公夫人,有老太君教养,将来说亲就不会被这一条难为。”
宝钗又问:“林大人何不续弦?这样林大人就可以把林姑娘接回家了。”
林苒说:“不是林大人不愿意续弦。他年龄大了,要么找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要么找个年龄相差不大的寡妇。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和林姑娘差不了几岁,承担不起教导之职。寡妇有孩子的心向着自己的孩子,没孩子的想生个孩子,无论有没有孩子都恐对你妹妹不好。林大人心疼你妹妹,这才不续弦。”
宝钗听了赞叹道:“林大人一片慈父之心,令人动容。”
说话间,林家别院就到了,章凯并没有在这里等着,只有他派来的林家管家来传话,说:“夫人,我们老爷公务繁忙,不能亲自接待,还请夫人谅解。扬州夫人也许久没来过了,这里风景不错,请夫人与公子小姐多住些日子,好好在游览一番。”
林管家说完另身边列队欢迎的下人们,引着他们去休息。天色已晚,坐了一天的船,大家都早早去休息。
众人睡下不就,章凯突然悄悄来到林苒房里。林苒大气都不敢喘,直到小芸豆屏蔽了她们所在的房间。
林苒吐槽,“咱们俩这可真是,明明芯子是名正言顺的夫妻,偏偏为了一副皮囊偷偷摸摸的避嫌。”
章凯呵呵一笑说:“难道你不觉得别有一番情趣么?咱俩现在,一个鳏夫,一个寡妇,正相配,等到了京城,我就把你娶回来,这样咱们俩芯子、皮囊就都名正言顺了。”
“孩子们不同意怎么办?”
林苒担忧道:“这几个孩子都大了,能不能接受父母再婚?”
章凯说:“这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对了,那个冯渊到底怎么死的?凶手抓到了没?你这几次连线都没说清楚,这事儿以后不会再对你们有影响吧?”
林苒气呼呼的喝了口茶,“都是那冯家老仆自聪明,他说他不信任我有这么好,还给他家公子治伤,不敢给冯渊用我请来的大夫开的药,你说搞不搞笑?”
“所以,冯渊是因为伤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伤情加重才死的?”
“对,你说气不气人?要不是我没有证据,我都想告那冯家老仆谋财害命。”
章凯想,这里面说不定真有这个原因在里面,在他的印象里,红楼梦里出现的奴才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嘴上喊着忠心,暗地里放主子的血。
“不说他了,你什么时候能进京?要不我在扬州等着你,咱俩到时候一起去。”
林苒提议。
章凯拒绝了,“我最早也得等到年底,这还有半年的时间呢,你们先去,把黛和贾宝先分开。我算着黛今年得有八岁了,男女七岁不同席,不能让他们在贾老太太的碧纱橱里一内一外的住着。”
林苒想想,有些犹豫,“话是这么说,不过我一个外八路的亲戚,这事没立场出手掺和啊?”
“不用你出手,你去的时候帮我把我给林黛准备的人带去就行。”
章凯准备的人是他通过小芸豆综合评估出来,对林家忠心度达到百分之八十五的一家人。这家人可以说是林家世仆,早在爷爷辈,就随了林家姓,一直都把自己当成是林家人。
这位林管家有三个猛兽儿子,林虎、林豹、林狼,还有一个猛禽女儿林雪鹰。林管家的媳妇儿是宫里出来的,曾经是教秀女规矩的嬷嬷。
等到了京城,林管家就带着他三个猛兽儿子去林家的宅子住,林嬷嬷带着女儿并一串小丫头随林黛住在荣府。他就不相信,这么多人,贾老太太还能让林黛住在碧纱橱里。
林苒在扬州只住了一个月,就向京城出发,随行的船队多了两条林家的船。
这一路上,除了下去补给,几乎没有在停过。等到了京城,他们的船队已经多了三条船,若是在走慢一点,四条五条也是有可能的。
荣府早就派人在码头等着,见船靠岸,马上来问,是不是金陵薛家的人?得到答复,有一个小厮飞快的跑回去报信,剩下的人牵马抬轿,邀请林苒他们进府。
林苒让周管家带着大部分的人马回薛家在京城的宅子,把自家从金陵带来的东西都送回薛府。这才带着薛蟠和宝钗以及林家的人到荣府去。
或许是王夫人是当家太太的缘故,荣府迎接薛家进府的态度非常热情。后院女眷都出来了,连贾家老太太都到院子迎接。
拜见了贾母,又跟王夫人寒暄几句,林苒把目光放在贾宝身上,“这就是姐姐的儿子宝吧,果然长得是一表人才。你哥哥早就听我们说了你,一直都想见见你,他这会子在前院拜见你父亲,不若你去前面寻他,以后兄弟两个好亲香亲香?”
贾母和王夫人给林苒面子,于是对宝说:“你姨妈说的是,快去见见你哥哥?”
宝很多时候性子还是不错的,虽然他心底更愿意和姐姐妹妹们在一起,但老太太和王夫人都这么说了,他也就没反驳,乖乖出去找薛蟠。
一行人进屋落座,林苒看着林黛说:“这就是林家的姑娘吧,瞧瞧这小模样,真是个可人疼的。”
贾母笑眯眯的说:“可不是么?我这些孙子孙女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她。”
林苒招手,林黛走到她身边,她亲热的拉着林黛的手说:“我们来的路上经过扬州,你父亲知道我们要进京来荣府拜访,特地去码头上把我们接到你家别院,好吃好喝的招待,就为了让我们帮着他给你带东西?”
说完,林苒悄悄看了一眼贾母和王夫人的脸色,果然都不好了。
黛红着脸问:“什么东西?”
“那可多了去了,让你们林家的人自己来说。”
她说完,鸳鸯进来说:“老太太,太太,有个跟姨太太来的嬷嬷求见,她说她是林姑爷家的嬷嬷。”
贾母瞟了一眼林苒,说:“让她进来。”
林嬷嬷带着雪鹰进来,给在场的人请过安后,说:“亲家老太太,我们姑爷说他公务繁忙,不能常来拜见,还请老太太,二位太太见谅。”
贾母和王夫人说了几句场面话,林嬷嬷拿出一张礼单说,“这是我们家老爷送给老太太、二位太太的谢礼,我们家姑娘这二年在府里住着,多亏您们照顾他。”
贾母嘴上说着客气话,还是示意鸳鸯把礼单拿过去过目。看的林苒忍不住撇嘴。
接着,林嬷嬷又拿出一个信封说:“这里面是我们姑娘这两年在府中吃穿用度的花费。一共两万两银子。我们老爷说,前两年,姑娘还在孝期,他不好给姑娘安排太多伺候的下人,吃穿用度也不敢给姑娘送好的来,以此来成全姑娘一片孝心。”
这银子贾母是不想收的,但王夫人快人一步,让金钏把银子收过来,“林姑爷真是太客气了,外甥女儿一个小小的人儿,哪里用的了这么多银子。”
林苒看着王夫人把银子收到自己手里,忍不住吐槽:用不了,你倒是退给人家呀。
“还请老太太找个人,带我等去我们姑娘的院子,姑娘出了孝,身边再只有王嬷嬷一个奶嬷嬷和雪雁一个大丫头两人伺候不妥当。因而我们老爷让我带了丫头来,给姑娘把伺候的人配齐了。除了我这个教养嬷嬷和雪鹰这个大丫头外,还有四个二等丫头,八个三等丫头,洒扫浆洗上的婆子和跑腿的小厮,随后就会从林家老宅送来。”
贾母和王夫人的脸色肉眼可见的难看起来,林黛根本就没有院子,从她到贾府的那一天起,就住在贾母的碧纱橱里,更过分的是,还和贾宝一内一外的住着。
林家五代列侯,到了林如海这一代,爵位虽没了,但林如海探花出身,书香世家,最是看重规矩,林家仆人也是如此。他们倒是不怕林家仆人,不过一旦林家仆人知道了,那离林如海知道也就不远了。到时候林如海绝对会来把黛接走,更严重的可能还会对贾家心存不满。
还是王熙凤机灵,也顾不得林黛会不会对她有看法,应付的话张嘴就来,“这可真是不巧,嬷嬷有所不知,林妹妹守孝,住的院子太过寡淡朴素。前些日子除了孝,老太太就把她接到自己屋里住着,让人把林妹妹住的院子好好重新布置一番,前儿个才动工,如今还没弄好呢。”
林嬷嬷笑着说:“那可真是赶巧了,我们这次来把扬州那里姑娘惯用的东西,喜爱的物件都带了来,正好一下子给姑娘归置归置,摆上。”
王熙凤无法,硬着头皮说:“也好,请嬷嬷稍等,我找人带你们过去。”
林嬷嬷对着她行礼道:“多谢琏二奶奶。”
出了贾母的院子,王熙凤思来想去,想不到合适的,梨香苑那是王夫人特地嘱咐了,要留给薛家住的。
平儿提醒道:“奶奶,太太住的东小院后面有个院子,一直空着,那院子跟梨香苑格局一样,前面的甬道有个小门通到荣宁二府之间的夹道,方便林家进出采买。”
“可那院子,多年没有人住过了?这会子不知成什么样子?”
王熙凤迟疑。
平儿呵呵笑着打趣儿道:“奶奶真是急糊涂了不成,刚刚在老太太那,奶奶可是说了,为了林妹妹守孝,不敢奢华太过,院子里面清冷了些,正在修整呢?”
“福熙苑!这到是个好主意。平儿,你去林家来的下人那里,让厨房给他们设个洗尘宴,多上点酒,能多喝一点是一点。尽量把他们都拖住,我去让人把福熙苑收拾出来,给林妹妹住。”
林家仆人训练有素,规矩严,并没有人喝多,不过王熙凤拖延时间的目的还是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