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钟听见自己震耳欲聋的心跳声,比影厅里的放映声更大。
经久不散。
她愣在原地,看见徐行之用嘴型问她:怎么不坐?
应钟回神,装作一副无事发生的样子往里进,她无比庆幸此时此刻灯光昏暗,掩盖了她的局促和忐忑。
徐行之为什么会在这里?
应钟已无心观影,眼睛盯着银幕,脑海中却在回想上学期和徐行之相处的细节。
她记起刚开学时,她曾和他们说过,自己搬家了,搬去了离学校更近的北林公园。
所以徐行之今天才来这里看电影的吗?
她不知道。
或许是巧合呢?
忽然,一直攥在手里的手机屏幕亮了,显示有一条刚发送的未读微信。
直觉告诉应钟,是她身后的人发的。
指尖悬在屏幕上,从未如此纠结过这样一件小事,他会发什么?应钟在心里猜。
应钟突然抬头认认真真地凝视着荧幕,同时指纹解了锁,驾轻就熟地点开微信。等了两三秒低头看到了信息内容。
徐行之:电影不好看吗?
她一字一句输入:好看。
身后的人秒回:那怎么不认真看?
应钟吐出口长长的气,把手机息屏装进衣服口袋里。没有回他。
电影的后半段,应钟坐得笔直,一动不动地看完了整部影片,似乎有人拿着把长.枪戳着她的脊梁骨。
电影放映结束,应钟抢在开灯前出了影厅,躲进厕所里。她现在真的没有办法正常地和徐行之交流。
虽然行为有些丢脸和难以理解,但脑子一热还是这样做了。
不一会儿,收到了徐行之的微信。
徐行之:走了。
应钟松了口气,回他:好,再见。
徐行之今天就是故意的,他从应钟的朋友圈里得知她最近都在补习,中午才下课。
所以他刻意地购买了这个时间段的电影票。
昨天他抱着万一的概率隐晦地约应钟。但她已经买好了票,徐行之原本是不打算来电影院的,等影片下线在视频软件上看也一样。
是今早临时起意定的。
他觉得自己的运气还不错,人倒是叫他给碰上了。
但此情此景,有些像耗子撞上猫。
他想发消息打趣应钟,是不是每一次观影都坐得那样板正,跟行注目礼似的虔诚。
徐行之没有谈过恋爱。
他从小对自己的相貌评价都非常客观,那就是宇宙无敌第一帅。
初中放学时,有女生趴在护栏上明目张胆地看他,或者打篮球时为他加油喝彩,他都清楚是因为自己长得帅。
而且从那时起就有女生追她,比如往他桌肚里塞零食,或者没话找话地跟他聊天,他并不是三好学生,奉行不早恋的严苛校规。
他是一个感觉至上的人。
应钟,是第一个,让他具有这种感觉的人。
他今天的所作所为,无非是想,然后就这么做了。
-
此时距离高二开学还有两周。
微信上,应钟与徐行之的对话框停留在应钟发的“再见”上。
应钟以为,她和徐行之的下次接触应该会在开学后。
然而,她是真没看出徐行之这个人这么不知进退,明明上次在电影院那样尴尬。
某天周末的晚上。
周黎安哪怕平时再忙,都会把周末的时间腾出来陪应钟。之前他也没有刻意这样做,是某次在酒桌上与人闲谈时,对方愁眉苦脸地接了个电话后,向他抱怨说,他的女儿正在读高中,他自己年轻时忙着奔事业,没怎么陪伴她的成长,结果现在有什么事儿都不给家人讲,叛逆得很,一有时间就往酒吧里钻。
周黎安听后在心里反思,是不是不应该总把应钟自己一个人丢在家里。
第二天上班时,他又瞧见某个工位上放了本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工位上的同事很不好意思,他说自己总觉得没尽到做爸爸的职责,想在午休的时间里多看看这些书,学习学习。
于是,周黎安每周都空出一整天的时间陪应钟。
这天,他们正在吃晚饭,周黎安炖的老鸭汤,还切了两个番茄进去,炒了碟玉米。她吃得津津有味,特别是鸭子汤,泛起金灿灿的油花,趁着冒热气时喝进胃里,从头熨帖到脚趾。
餐厅连通客厅,电视上放着综艺节目,应钟一心二用地边看边吃。
“小十,手机进了条消息。”
应钟的手机放在客厅的茶几上,周黎安吃完晚饭在客厅休息,余光瞥见小姑娘的手机亮了,顺口提醒她。
“哦,好。”她不着急,估计是顾惟给她发的信息,等会儿回也行。
等她吃饱喝足,慢慢悠悠坐上沙发,准备与顾惟聊天的时候,点开微信:
十八分钟前:
徐行之:明天这部国漫会上映,你想去看吗?
...
应钟静了两秒,行云流水般划走消息,点进知某乎,搜索“男同学为什么会邀请女同学看电影?”
底下回答一水儿的“喜欢,”“感兴趣。”
吓得应钟赶紧扔开烫手山芋似的手机,她倒在沙发上,满脑子都是:徐行之喜欢我?
周黎安正准备收拾碗筷,把它们放进洗碗机里,见她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以为是最近压力大,补习辛苦了,提议道,“等会儿要不要去商场,去买新衣服。”
应钟挥挥手,有气无力地说,“我今天不想去。”
“那明天去?”
周黎安在擦餐桌,半天没听见应钟的声音,又问了一遍,“小十,明天去逛商场吗?”
“算了,”应钟一个鱼打挺从沙发上挣起来,“我明天应该约了人。”
“应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