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聊天的工夫里,大昭的某个角落或许就有一位百姓潦倒而死。”
“一日不得革新,百姓便得多受一日之苦,”林蕴霏听着这些振聋发聩的话,几乎不敢去看江瑾淞,“并非臣不能等,而是百姓等不了。”
“臣不惧怕招来那些世族的攻击,他们越是想要索臣的命,说明他们越是惧怕新法,那么新法之有理便昭然,”青年眸中的烈火一如既往,“假使臣真的为新法而死,心中无怨无悔。”
江瑾淞敛衽对她作揖,只字未提自己的失望:“臣不如殿下高瞻远瞩,知时知势,只恳求殿下勿忘当初向臣许诺的‘盛世’二字。”
君与臣思索事情时的出发点不同,产生分歧再正常不过。
江瑾淞完全能够理解林蕴霏的前瞻后顾,但他亦有自己的坚持。
君如轻舟,臣如流水。
林蕴霏面临两难,便该由他这位臣子在前替她泝洄、成全。
林蕴霏自是听明白了他的弦外之音,起身冲他深深地颔首:“我收回适才讲的那些胡话,江大人只管将腹内经纶倾诉于天下,我会尽全力护大人周全。”
“此事与殿下并无干系,”江瑾淞推拒道,“况且大丈夫立身处世,敢做敢当,臣无需旁人来替臣担责。”
林蕴霏却对他说:“江大人是难得的直臣,万马齐喑的朝堂正需要你这般倾心为民之人,便是摒弃一己之私,我也该出手相帮。”
也不知她的哪一个词打动了对方,江瑾淞最终接受道“多谢”。
*
翌日早朝时,户部员外郎江瑾淞在金銮殿上越级上书,提出关于徭役赋税的新法。
新法之要旨极为大胆,引得群臣纷纷交耳相商。
赞同者有之,反驳者有之,身处风口浪尖的江瑾淞与上首端坐的帝王却如出一辙地镇定,仿佛局外人。
待到群臣先后将意见说了个遍,殿内四处飞溅的唾沫落地不见,文惠帝方才幽幽道:“此事争议颇多,又关乎大昭国本,不能马虎相待。容朕回去思虑后,再择时机细说。”
窥见他模糊不清的态度,群臣识相地止住口舌。
然而在退朝后,江瑾淞被文惠帝传旨留下。二人在殿内足足聊了一个时辰,江瑾淞神色沉沉地离开。
除了文惠帝,便只有江瑾淞知晓内情。
果如林蕴霏猜想的那般,文惠帝于私下告诉江瑾淞变法是件如何也急不得的事。
他的想法虽好,但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
将沉疴牵扯出来的代价不可估量,文惠帝无奈地叹息,说,或许眼前的太平皆要被颠覆摧毁。
争权夺利逃不过血光,避不了动乱,而这两者最终迫害的总是百姓。
江瑾淞垂眸看着文惠帝脚边冒着丝丝寒气的冰桶,感觉自己应在寒冬腊月,否则为何思绪似被冻结。
之后的事便如同梦一般,江瑾淞记不得他是如何起身,又是如何走出殿门。
他头脑茫然地回到户部,顶着同僚充满探究的目光坐在案牍前,惊觉看不懂簿册上的墨字。
即便对今日的结果早有预料,可事到临头,江瑾淞心底还是感到一股莫大的悲哀。
书快小说【shukuaixs.com】第一时间更新《殿下她不解风情》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