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快小说shukuai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主理宫务的行为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在储君之位正式落定以前,陛下不想表现出对任何一位皇子的偏向,所以他宁可让女儿继续打理后宫,也不愿把这项权力交给任何嫔妃。
琢磨出陛下的意思后,一些擅长观察风向的朝臣们就开始各自选边站了。
一时之间,四位皇子之间的斗争也开始浮出水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失去了唯一选择的梁国公,居然成了各方拉拢的香饽饽。
除了实在跟太子不对付的赵王之外,其余三位皇子都各自通过身边的一些人脉关系,开始向梁国公示好。
此时的梁国公,面对三位皇子同时抛来的橄榄枝,表现出了毫不动摇的坚决态度——他们邓家只忠于君上。陛下选择了谁,梁国公府往后就会坚定地站在谁的身边!
以梁国公的性格,能够做出这样的表态,自然是因为收到了陛下的暗示。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陛下心中的天平,确实偏向了太子留下的长子。
这个孩子的优势非常突出,但短板也一样明显。
为了弥补长孙在年纪上的劣势,陛下决定暂时先空悬储君之位,在考察四个儿子的同时,给长孙足够的成长时间。
为了稳固长孙的位置,同时也是为了稳住一向冲动的梁国公,陛下召梁国公私下谈话,向他透露了一些自己的意图。
接收到陛下的暗示后,梁国公就像是被打了一针强心剂,心中大定。
对梁国公府而言,太子骤然的离世自然是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但在损失已然造成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尽量补救。
对他们家而言,太子留下的长子,确实是剩余选择中最好的一个了。
虽然在血缘上,外甥的儿子没法和亲外甥相比。但这一层血脉联系,无论如何也比别的关系更加牢靠。
再说了,太子妃母族世代都是文官,梁国公府到底是以武功立足,和太子妃家的竞争不会那么激烈。
想通这些关窍之后,梁国公自然要帮着陛下一起发力。
正因太子长子的最大劣势是年纪太小,他才会以身入局,主动配合陛下,用自身的态度来钓住四位皇子,尽量维持朝局稳定。
果不其然,在收到关于梁国公态度的反馈后,包括赵王在内的四名皇子意识到唯有陛下的意见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暂时放弃互相撕巴的动作,全都开始老老实实地入朝听政,争取在陛下面前刷足好感,早日拿下储君之位。
虽然这不妨碍他们继续在朝上拉拢人脉、组建势力,但有梁国公打头做榜样,一些还持观望态度的朝臣们也都表明了自己中立的立场,没有立刻下场选边。
尽管免不了有人想提前投资,趁机挣个从龙之功,但大部分的朝臣、尤其是一些身处高位的臣子,并没有这么快地被卷入四位皇子的储位争夺中去。他们打算像梁国公一样,暂时保持中立,等到局势更加明朗之后再做决定。
就这样,在陛下的努力维持和经营之下,朝堂暂时被维持在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