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砚没跟他阿婆客气,接过来就吃,抽空回道:“弟弟在阿爷家呢,我陪着我大伯过来的,阿公让我来灶房拿壶热水去泡茶。”
朱家阿婆闻言便笑,说:“你大伯真是客气,每回回来都来看望你阿公这个老头子,不过今年他们都不在老家过年,怕是也不能留下来陪你阿公喝酒了?”
辛砚点头道:“大伯娘快生弟弟妹妹了,大伯待会在族里吃了饭就要赶回县城了。”
“那可不能光喝茶,哪年也没有让你大伯空着肚子走的,今天也得让你大伯尝尝老婆子做的蛋茶,好歹填填肚子。”朱家阿婆说着便从碗橱里寻摸出一个特别大的汤面碗来。
数着数往里舀了足足八个荷包蛋,再把缝隙都用红糖水填满。
然后拿出一个大陶壶,从后灶的煮水锅里舀水装满,壶把上给裹上了干的布才让辛砚拿着跟着她。
她端着大碗走在前边,辛砚拧着陶壶走在后边,一到朱家堂屋的门口还没迈进去她就先笑出了声道:“长平来了,快尝尝师母做的蛋茶。”
辛长平连忙起身附身作揖道:“见过师母,愿师母福运绵长。”
“安康安康。”朱家阿婆把碗放在辛长平面前,连忙把他扶起来,上下看了看说道:“你瞧着倒是比上回来要清减了些,听砚哥儿娘说月娘前些时日病了好一阵,如今可曾好透了?”
“如今已经好了,上回牵了家里的毛驴去,她现在日日带着一群孩子在巷子里骑驴。”辛长平说起小女儿便忍俊不禁。
早就知道这个女儿比一般孩子要聪慧些,却怎么也没想到她竟能带着飞毛腿做起了生意来,虽然收的不是铜钱,只是些胡萝卜。
朱家阿婆闻言便笑说:“那我们也放心了,月娘可是个好孩子,听到她生病了,我们也都为她揪心呢。”
朱童生接过辛砚手中的陶炉泡起茶来,便打发朱家阿婆出去。
关心的问起辛长平道:“今年又是乡试年,长平你近来是否还有读书?今天有下场一试的意愿否?”
乡试三年一次,辛长平十六岁过了童生试后,当年定亲次年娶妻宋氏。
十九岁那年亦是双喜临门,先是喜得长子辛盛后又得中秀才,少年春风得意,谁知之后接连参加三次乡试,次次榜上无名。
当年得中秀才时收的贺仪早已花费殆尽,妻子为补贴家用每日刺绣不停,眼睛时常干涩流泪。
辛长平心疼妻子,坚决拒绝了宋氏供自己继续科考,便在第三次落榜后暂时搁置了科举。
为了生计,辛长平托书院里结识的同窗友人杨继学,才寻到这份体面的县衙书吏的营生。
之后至今,已有五年没再参加过科考,今年正好是第六年,又是乡试年了。
当年介绍他去县衙当书吏的同窗杨继学,是潍县县令夫人的族弟。
当年县令何大人孤身来此地上任,杨继学的家族是本县望族杨氏,杨氏族长得知何大人原配妻子因病去世,便亲自为何大人保媒。
小说推荐:《剑阁闻铃》《我有一个修仙世界》《一心摆烂的恋综女配[快穿]》《洞中避难所》【笔趣迷】《维持女配的尊严》《终极火力》《雪霁春明》《嫁给铁哥们》【大红书】
书快小说【shukuaixs.com】第一时间更新《古代生活日常》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