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档案室的清闲岗位。满筒子楼里打听打听,谁不说一句姜满城吃软饭。
那可是石油工人,石油工人啊。重工业,一个月工资少说也有四十。再加上各种补贴,什么高温补贴,采油奖金,节假日福利等等,一个月妥妥超过五十块!
他姜满城,把五十块的工作,硬生生换成了没什么油水儿的档案室管理员,一个月顶天三十六块钱,真是脑子被驴踢了。
别说筒子楼里的人看不懂,就是姜满城的老娘杜老太和几个哥哥姐姐,也看不懂啊。但是没办法,姜满城从小就有主意,饶是杜老太拿着扫帚追了小儿子五里地,也没让姜满城改主意。
此时,被驴踢了的姜满城,他闺女姜楠,点点头,开心地说:“好啊好啊,今儿看完热闹,明儿就去奶奶家。小槐、小桐肯定带我去捉知了猴,还能上山采蘑菇呢......”
“行了,吃饭。找不到工作,哪儿也不许去。”陈金花敲敲桌子,满脸无奈。
姜满城赶紧将剥好的鸡蛋放到陈金花碗里,讨好地说:“金花,鸡蛋我都给你剥好了,快吃。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不用操这么多心。咱闺女这长相,这身条,这学历,找什么工作找不着?你别净听刘大妈叨叨,她啊,这是嫉妒,想给咱家找不痛快呢。”
要说刘老太为啥看不惯姜满城呢,那可就是纯纯的嫉妒了。你说凭啥同样是双职工,姜满城就能分六十八平的大房子,还是西户,她家就得住不到五十平的中间户?老人家恼羞成怒,憋着劲儿给姜家找不痛快呢。
“行了,大早上的,吃饭。谁再说话我敲谁。”陈金花脸有些红,显然很吃这一套,一筷子夹起稀饭里的鸡蛋,低头咬掉大半个。
姜楠努努嘴儿,不满地哼一声。她爸啊,最会讨好妈了,连她都比不上。哎,她深深叹口气,顺便吹吹热乎乎的稀饭,不嫌烫地喝一口,又吃一大口玉米面窝头,香!
甭看是玉米面的,里面可是掺了一大半白面呢,比别人家的窝头软乎多了。姜楠一口气能吃三个。她一米七八的个头,可不是凭空长出来的,那可都是她实打实,一口口吃出来的。
一家三口,两个都是工人,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得很好。再加上老丈人和两个大舅子补贴,那伙食,在这年月里能天天早上吃鸡蛋,你敢信?
这可是一九六七!
将美味的鸡蛋留在最后,姜楠两口吃完,幸福地一抹嘴,喜滋滋:“爸,咱中午吃肉呗,我可是正式高中毕业了,咱庆祝庆祝,不为过吧?”
“不过,不过。”姜满城眼睛一亮,跟闺女一对眼儿,嘿,不愧是他姜满城的闺女,这吃肉的理由,多高端,多正式,多不容置疑啊。
他清清嗓子,在陈金花发声前,低声道:“金花,你想想小楠多可怜。现在又不能考大学,小楠明明学习那么好,只能读到高中,是不是得安慰安慰?咱两个哥哥可都来看过小楠了,都说小楠可惜了的。你这做娘的,也得心疼心疼闺女不是?中午就吃肉,我来做,不用你操心。”
姜满城口里的两个哥哥,是陈金花的大哥陈金海和陈金洋,正正经经的高材生。要说陈家一家文化人,咋取这么俗气的名字呢?说起来都是泪啊。
陈家这一辈儿是金字辈,你说啥好名字,用金字开头,是不是都有点土?
更何况陈金花原本不叫陈金花,是叫陈金华的。据说丈母娘怀她的时候,特别想吃金华火腿,老丈人托熟人寻摸了好久才吃上。起名字时一琢磨,好嘛,可不就应了个金华。谁知道金华七岁上学录户口时,登记户口的小办事员一看是个女娃,啥也没问就写了个金花。伤心的陈金花同志,愣是少吃了一个窝头。
嗯,改名之恨,就值一个窝头。
闲言少叙,只说陈金花虽然学习不好,对两个哥哥可是十分崇拜的,听到这里也不说话了。
是啊,她闺女多可怜。这要是能考大学,她闺女妥妥的大学生啊。
书快小说【shukuaixs.com】第一时间更新《七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