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客联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快小说shukuai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福宁宫,皇帝宠妃静嫔刘氏,此刻她正跪在病榻旁,一勺勺的给永乐帝喂药。
尽管连日来身体疲惫虚弱,但一看到静嫔妩媚的容颜,永乐帝却又情不自禁。静嫔放下空碗,用手绢擦拭永乐帝的嘴角,却被他一把拉到床上。
就在这时,太监孙福海匆匆来报,解缙有密折呈上。孙福海刚踏入房间,看到眼前一幕,知道自己来的不是时候。孙福海想赶紧退出去,但已经太晚了。永乐帝早就已经看到他了。
孙福海只好硬着头皮站在一边。
永乐帝不愧是一代明君,虽好色纵欲,却也绝不会因此而怠惰政务。太监孙福海的闯入让他感到扫兴,但他还是放开了静嫔。
解缙差点被人刺杀的消息他早就知道了。永乐帝清楚,那些人之所以要刺杀解缙,肯定是因为他的调查有了十分重大的收获。
永乐帝接过密折细读。静嫔不满地瞪了一眼孙福海,滑下床,悻悻的站在一边。
在江山和美人之间,永乐帝一向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阅罢密折,永乐帝脸色煞白。显然解缙密折中所言非同小可。静嫔赶紧上前小心伺候。她在心里琢磨密折上到底说了些什么,竟然让耗费名贵药材精心熬煮的补药失去效果。
“皇上,什么折子?看把您气的。您的风寒还没有好,可不要再气坏了身子啊!”
静嫔的声音娇柔悦耳。
永乐帝面色凝重,一言不发。他在思索。如果解缙所言属实,那他,甚至整个大明都岌岌可危。现在他需要的是冷静,他一定要冷静的思考应对策略。
永乐帝并未回应,这让静嫔感到屈辱挫折,于是也一言不发,赌气坐到椅子上玩弄手绢。
突然,永乐帝下床站了起来,他在下决心。终于他打定了主意。
永乐帝看了一眼静嫔,静嫔明白他的意思。她有些不情愿的过来为永乐帝更衣。永乐帝任凭静嫔摆弄,很快就穿好了衣服。
“皇上,您龙体不适,就不要......”
静嫔的话还没有说完,永乐帝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太监孙福海一时不知道永乐帝要去哪里,急急忙忙的追上去。
“哼!”
听着永乐帝沉稳的步子和孙福海慌乱的脚步,静嫔的脸换成了一副冷漠不屑的表情。
永乐帝前脚刚走,静嫔便拾起密折仔细看了一遍。
静嫔刚看完密折,正准备将密折放回桌上,不想永乐帝突然走了进来。
“你看过密折了?”
永乐帝的目光锐利如鹰隼一般,咄咄逼人,使人无法直视。似乎他的目光足以看透任何人的想法。
“皇上就这么走了,臣妾伤心不已。刚擦了眼泪,见地上有折子,想是皇上走得急落下的。臣妾正准备让人给送去,皇上可就到了。”
静嫔眼睛都哭红了,用手绢擦着眼睛,样子楚楚可怜。
“别哭啦,朕去去就来。”
永乐帝上下打量着静嫔。
永乐帝虽然走了,但静嫔却仍然心跳的厉害。从刚才的眼神中,她看出了不信任。
好在永乐帝就从没有真正信任过任何人。
静嫔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当永乐帝的脚步声完全消失在院外蜿蜒曲折的宫巷后,静嫔关上了房门。
她拿出纸笔,一面警惕的听着屋外的风吹草动,一面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快速写下一张字条。
字条写好后,她又叫来一个心腹太监,小声叮嘱了几句。
太监小心翼翼的出了院门。他向巷道两边张望许久,确定没有可疑情况后,便快步离开,很快就到了宫外。
太监在街上故意兜了几个圈子,然后才拐入另外一条僻静小巷。那里一条围墙绵延两里地,几乎占了整条巷子。
在围墙的中间开着一个门,与围墙相比,这个门显得太过于低调,甚至寒酸。显然,这是一所深宅大院的后墙,这个门是院子众多小门中的一个。
太监从一旁走来,到门口的时候,他突然将手中的一个纸团丢了过去。纸团不偏不斜滚落门缝中。他的动作非常隐蔽,如果不是在距离很近的地方根本就发现不了。
太监又咳嗽了一声,里面有人将门缝拉紧。太监这才加快脚步离开。
整个过程十分顺畅,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有人什么问题。
太监继续围着院墙向前,走了很长时间终于绕到了宅子的前门。宅子前门更加高大,简直称得上是宏伟壮
阔了。
整个京城,除了皇宫外,就数这里最气派了。
在大门正中间挂着一块大大的牌匾,上面写着“敕造赵王府”五个烫金大字,使这座宅子更显得富贵辉煌!
太监离开后不久,那个纸团很快就到了汉王朱高煦的手中。纸团仍然保持着太监丢出时的状态。
表面看去是随意揉成的纸团,实则不然。乃是以极其巧妙、极其复杂手法折叠、最后故意揉成一团的纸。这种手法可以使纸团在打开后没法复原,否则会留下多余折痕。这可以确保在汉王拆开之前,没有人敢偷看纸团中的内容。
汉王熟练的将纸团展开,错综复杂的折痕上露出寥寥数语:组织之事解缙已报皇帝。
汉王对纸条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惊讶。倒是解缙如此迅速的就将此事禀明皇上,让汉王颇有点吃惊。
按理讲,像解缙这样谨慎的人,没有充分证据是不会这么快就向皇帝禀报的。
“好个解缙!看来这次是咬着本王不放了!既然如此,本王就跟你好好玩玩!”
汉王冷笑道。
在这之前,汉王已经收到两条消息:一条是去年脱离组织的张佐,已经找到并被处理了;另一条消息是刺杀解缙的任务失败。
对第二条消息,汉王非常生气。这么简单的任务竟然都办不好!
执行任务的成员已经被处死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干掉解缙。与此同时,还要想办法让皇帝不再继续追查组织。
其实在看到静嫔送来的密信之前,下一步该怎么办,汉王也已经胸有成竹了。
汉王朱高煦,除了是大明的汉王之外,还是秘密组织“蝠”组织的控制人之一。前些年,他与另外两个人一同组建了秘密组织“蝠”。
现在,他已经派出了得力干将。一个一石二鸟的计划也已经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了......
第二天上午,文武百官在朝堂上等待了近一个时辰,却始终没有见到皇上。
在内阁几位大臣几次催促请求面圣后,太监孙福海前来宣布,说是皇上取消了早朝。
内阁大臣拉住孙福海询问原因,他只得说是因为皇上身有小痒,这几天要隔绝嫔妃,在外宫休息。
内阁大臣赶忙问可有太医看过。孙福海告诉他们,从昨天晚上就陆续有三四位太医为皇上诊治过了。
不过问到皇上是得了什么病,孙福海却三缄其口。
既然皇上生病了,众大臣也只好各自散了。
毕竟皇上也是人,也得休息。
不过赵王朱高燧并没有离开皇宫。他随大臣们离开了大殿,后来却又溜到了后宫。
赵王有的是借口骗过各处守卫,况他是皇子,守卫们都认得他。
他神不知鬼不觉来到了福宁宫。
见到静嫔后,赵王就迫不及待的将房门关上。静嫔口中说着“不要”,却也没有用力推开赵王,而是任凭赵王将自己推倒在床上。
“放心吧,他病了,不会到这里来的!”
赵王贪婪的摆弄着静嫔,含混地说道。
静嫔本是惠妃的外甥女,名叫刘静儿,八岁时由惠妃带入燕王府抚养。当时赵王也才九岁,经常与刘静儿一起玩耍。随着两人渐渐长大,情窦初开,二人也日渐亲密,后竟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惠妃看赵王对刘静儿有意,便由其做媒,求燕王妃同意将刘静儿许配给赵王。
燕王妃对赵王本就不太在意,既是惠妃做媒,便同意了二人的婚事。她将此事告诉了燕王。燕王与燕王妃一样对赵王不甚关心,也便随意答应了。
不过二人年纪都还小,于是定下等二人成人之后再给他们举行婚礼。
燕王登基后,刘静儿继续跟随惠妃入了宫。
为了不生出事端来,惠妃便不许刘静儿再随意见人了,平日只在宫中深藏不出。赵王与刘静儿见面不再像以前那么方便了,但二人仍会想尽办法不时偷偷幽会。
对此,惠妃也心知肚明。不过因为他们早已经有了婚约,便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转眼到了二人成婚的年龄,刘静儿竟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美人。
那日惠妃引刘静儿见永乐帝,为他们的婚事定个具体的日子。
不成想刘静儿俊俏风流的脸蛋和婀娜多姿的身段,却让永乐帝看的发呆了。他没想到宫中竟然还有一个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子。
于是永乐帝便以他们“
年龄还小,成婚之事日后再论”为由敷衍过去。
赵王与刘静儿的这门婚事,只好被暂时搁置下来。
但就在汉王与刘静儿这对有情人望眼欲穿、盼望结婚的时候,却发生了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变故。最终,刘静儿和赵王就此有缘无分。
那天京中慈恩寺大兴法事,永乐帝特开恩命惠妃代替自己与皇后到寺中祈福。
后宫规矩甚严,一般嫔妃是没有机会随意外出的,只有皇后才偶尔有机会到宫外。没想到皇上这次格外开恩,这让后宫众嫔妃们羡慕不已。
惠妃本想带刘静儿一同去的,但又考虑到寺中祈福人多口杂,刘静儿不便抛头露面,于是便没有带她,将她留在宫中。
不想惠贵妃前脚出了福宁宫,永乐帝后脚便到了。当时整个福宁宫,就只有刘静儿与不多几名丫鬟、太监在。
圣上驾到,刘静儿不得不出来接驾。
随同皇帝来的太监们,见刘静儿出来后便一个个都非常识趣的退了出去,老太监孙福海更是退出时把房门紧紧的关了起来。
那天在房间里,永乐帝不顾刘静儿的强烈反抗临幸了她。
刘静儿极不情愿,抵抗了半天。但一个弱女子从小娇生惯养,手无缚鸡之力,哪里是驰骋疆场半世永乐帝的对手,最后只得乖乖就范。
等皇后和惠妃祈福回来,刘静儿就已经被安置在太后宫中了。
为了遮人耳目,永乐帝为刘静儿赐姓周,纳为妃子,封为静嫔。
为了安抚赵王,永乐帝又特意为其另取了一名美女为妃。对此,赵王虽然心中十分愤恨,但却也无可奈何。
虽然此事在朝野内外传得沸沸扬扬,许多人私下也议论纷纷。但在公开场合,朝廷重臣和御史们,这次却一致出奇的保持了沉默。
小说推荐:《赤心巡天》【千趣阁】《洞中避难所》《阿满逃婚记事》《替嫁多年后》《贼天子》《在北宋当陪房》《要高考了,机甲到底怎么开啊》《穿越七零:杀手从良》【新思路小说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